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要闻

“陕西造”汽车“货”力十足

发布时间:2024-11-18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西安,陕汽、比亚迪、吉利等一大批龙头企业纷纷定制专列出口。今年前10月,陕西汽车出口达20.87万辆,货值达349.34亿元,创历史新高。


作为铁路特货物流专业运输企业,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围绕加快构建铁路“六个现代化体系”,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优的服务,推动铁路特货由“运输”向“物流”、由“坐商”向“行商”、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切实发挥物流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作用,为企业降本增效,助力“陕西造”商品汽车走向世界。





定制化服务促进量质齐增


近日,西安国际港站,在相当于500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场站内,满眼皆是各种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在中铁特货西安分公司位于西安国际港站内的物流基地,一辆辆崭新的商品车缓缓驶进铁路运输汽车专用车。这些正在进行装车作业的商品车来自比亚迪车企,将在这里搭乘中欧班列运往哈萨克斯坦。


“装运这些汽车的装备为JSQ6型专用车,是我们公司专门为运输商品汽车开发的特种装备。”该公司汽车物流部副经理曹屏介绍。在西安国际港站,截至11月13日,今年已累计发运商品汽车14.74万台,同比增长44%。




“我们以‘先人一步谋发展、快人一拍抢机遇’为导向,灵活运用量价挂钩政策,稳定和提升大客户运量,切实把优势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该公司比亚迪项目组负责人曹逢源介绍,他们高度关注各车型生产情况,结合商品车的长度、宽度及具体运输要求,“量体裁衣”向客户提报铁路运输方案,尽可能地满足客户需求。


同时,该公司优化发运模式,部署多式联运方案,加强对订单转运、发运数据、场站周转率等指标的分析,灵活根据管内各发运场站现状,盘活场地资源;统筹不同品牌、不同发运方向,确定各车型主要发运场站,与转装卸配各环节部门同步协调,形成一体化物流链,提升铁路运输服务品质。


数智化服务推动降本增效


比亚迪汽车全程运输时效压缩34.62%;吉利汽车全程运输时效压缩7.95%……这是中铁特货西安分公司搭建全程物流链条数据库,通过数智化应用分析,深入推进精准化运输服务取得的成效。


今年以来,该公司通过对往年大客户的发运量、单台效益、固定成本、清算数据、重空成本等基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数智化手段,分析如何实现大客户运量和效益双提升。


他们建立全程物流链时效模型,基于客户TMS系统和特货2.0系统基础数据,搭建全程物流链条数据库,统计分析商品车下线后至末端配送到店的各环节时间,灵活调整前端发运场站、积极联系开行班列,卡控运输作业时效。




“诸多数智化手段的创新应用,为我们与客户营销座谈提供了坚实、可信赖的基础。”该公司党总支书记王聪介绍,他们通过数据分析,结合比亚迪主机厂间对流运输需求,积极营销返空货源,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确定了比亚迪安徽、湖南、河南等地量价政策,其中湖南和河南方向铁路运输增量达50%以上。


同时,该公司积极走访吉利汽车主机厂,针对宝鸡吉利汽车今年大规模增产情况,结合往年数据,探索分析全年阶段性增量分布时间段,准确掌握吉利汽车产销量和运输需求。到今年8月底,宝鸡吉利汽车今年发运量已超去年全年总和。


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创新应用,极大提升了运输组织效率及服务质量。据悉,中铁特货西安分公司今年以来出口车准时准点到港率达100%。


多元化服务延伸物流链条


10月9日,装载27台旅游小汽车的货运列车从新丰镇站驶出,开往西藏等地。这种旅游运输列车的开行,为广大客户提供了全新的出行方案,已成为中铁特货西安分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成熟案例。






“小汽车运输,全程在JSQ型专用车的车厢内,有效避免了日晒雨淋。”该公司新丰镇营业部负责人郭宏生介绍,在汽车装载加固方面,他们使用防撞条、止轮器等专业设备,确保汽车运输安全。


对于托运的旅游小汽车等在用车,该公司使用一次性汽车座套、脚垫等,保证小汽车车内卫生;后备箱内可存放50公斤物品,具有安全、准时、一站式等特点,为客户提供了便利。


围绕多元化经营,该公司盘活特货场地资源,联合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西安国际港物流基地建立一汽大众城市仓储配送仓,为经销店提供前置库区,灵活根据经销店需求开展配送到店等服务。


“我们用好城市配送仓,为客户提供站内入库、库内整备、出库预约、同城配送等全流程服务,进一步提升整车物流服务品质,提高场地租用效益和仓储运作能力。”该公司西安国际港物流基地主任王山林介绍,他们通过打造一汽大众西安城市集散中心,延伸铁路运输服务链条,进一步缓解经销商仓储压力,节约仓储成本。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通过反向营销,争取一汽大众全国各基地货源的铁路到达运量,增加管内重车到达量,利用好卸后空车,减少长距离跨局集团公司配空造成的空车付费,实现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