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成就

绿色运营,迈向低碳未来

推进“公转铁”提升社会资源高效利用

中铁特货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公转铁”战略发展理念及措施,努力开拓市场,加强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的“公转铁”化,同时积极参与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相关项目,为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为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运营管理中,坚持以提质增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努力方向,引导社会企业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铁路特货物流的绿色优势,有效应对旺季公路运输需求增加的挑战。

设立“移动冷库”坚持技术创新赋能再生

“移动冷库”是由中铁特货公司将机械冷藏车进行改造而成的可移动式冷藏库,具有制冷、制热、保温和储藏多种功能。改造后,能够实现全流程、全天候的服务,生鲜农产品可以直接入库,这对农产品降低损耗、保障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铁特货公司为涉农企业量身定制移动冷库建设运维方案,有效解决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运输前端集货及低温保质问题,为乡村农产品走向城市、走向千家万户餐桌提供助力。

开行“中欧班列”助力新能源汽车出口销售

中铁特货公司组织制定专项运输方案,采取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用车专列形式进行出口运输,2023年4月21日,这辆专列满载着261辆陕西本地汽车企业生产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向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为助力国产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辟了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瞄准“碳中和”目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

中铁特货公司围绕主营业务和资产管理,在发掘和推进“双碳”建设,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方面,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提高公司的承运量,实现对交通物流行业“双碳”建设的支撑;二是降低公司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化石燃料比例,提高清洁能源或绿色能源消费,进一步降低运营过程的碳排放比例实现碳达峰;三是利用厂房、屋顶、场站土地,开发生产光伏绿色能源,努力实现“碳中和”。

加大设备设施研发力度改进能源利用方式

近年来中铁特货公司秉持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节能环保、绿色发展”贯穿到生产和运营的全过程,坚持重大投资项目须具备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原则,持续加大对低碳、低能耗的新型铁路运输装备的研发力度。

坚持绿色办公例行勤俭节约

中铁特货公司各会议室均配置了视频会议系统,有效减少实体出差办公次数。通过电子公文系统、电子邮件、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等方式,大量减少文件资料的打印。持续加强员工节约水电的意识,各办公室严格落实下班关闭电源,会议室每日有专人检查电灯、空调等电源的关闭情况,有效减少电源消耗。

鲜果出疆

为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号召,持续开展新疆新梅、库尔勒香梨等“鲜果出疆班列”运输,为乡村振兴项目助力。公司配备的国内先进的冷藏箱及8+1供电车组实现循环拉运,采取车组乘务员随车控温操作及全程远程控温跟踪的方式,保障在途运输质量。努力实现优先受理、优先配空、优先进货装车、优先取送、优先编组、优先挂运的“六优先”运输。

攀西成渝冷链生鲜环

公司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宁南县开展冷链及白货货源调研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深挖农产品和白货市场,发挥铁路冷链运输优势,把攀西地区优质的瓜果蔬菜、肉制品通过循环班列的模式运输至成渝地区,切实做好党有号召,铁路有作为,以实际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西昌到重庆生鲜冷链测试班列运输时长仅为15小时40分钟,较普通货物运输压缩运输时长近20小时,丰富了重庆市民的蔬菜水果供应,助力凉山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

“移动冷库”助农“最后一公里”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有序开展移动冷库业务,为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20年以来,公司开始技术创新、研发移动冷库装备,率先开发出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电能驱动、绿色环保、可升温降温、单元化便于扩展、无需建造审批、低投入产出快的铁路机械冷藏车移动冷库装备。移动冷库适用于“田头小站”、产地及销地冷链物流环节、成组构建小规模冷库、库容需求波动大、弥补企业常规冷库季节性库容、寒冷地区季节性暖库、升降温瓜果催熟、超市央厨冷库建设等应用场景。截止目前,公司移动冷库在新疆阿克苏、河南漯河、新乡、郑州周边、北京、广州等地投入应用,助力新疆果农增收,为企业冷藏货物全链条不失冷保驾护航,得到客户的认可。